[国产三级韩国三级日产三级]2012国内室内设计师排名(国内室内设计师排名辜宇)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的问题,国产三级韩国三级日产三级,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中国最有名的室内设计师是谁

文章目录列表:

中国最有名的室内设计师是谁

1、梁景华

1994创办P A L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梁博士多年来积极发展业务,现时分别在北京,上海及深圳设立办事处,其设计元素以大型国际酒店及会所为主,成功作品包括北京希尔顿逸林酒店﹑东莞及海口观澜酒店及高尔夫会所等。多年来,梁博士和他的作品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当中最高的荣耀是获世界权威的国际室内设计师联盟颁发IFI卓越设计大奖的「全球最佳室内设计」大奖。
2、梁志天
国际著名建筑、室内及产品设计师梁志天(Steve Leung)于1957年出生于香港。以现代风格见称,善于将饶富亚洲文化及艺术的元素融入其设计中。
3、戴帆
被誉为是设计界的“设计鬼才”,共振设计的创始人和艺术总监。
曾担任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视频影像设计艺术指导,无论是设计还是艺术,他的作品从题材到表现方式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2] 2015福布斯中国最具潜力设计师。
4、马清运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设计总监。1995年,在纽约成立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总部设在上海,设计作品有恒隆广场、宁波日报社总部、天一广场、宁波老外滩街区改造、浙江大学宁波分校、宁波服装学院等等。
2006年担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5、陈德坚
毕业于英国李斯特迪蒙福大学,主修室内设计。
6、黄志达
香港顶尖设计师之一。出生于香港知名家具世家。受家族企业影响,孩提时就接触家具工艺和室内装饰,并开始“设计创作”之路。自香港理工大学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又选择了美国威斯康辛国际大学建筑学继续深造。1996年黄志达先生在香港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为各类高端客户提供专业的设计服务,其独特的构思和巧妙的设计手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998年黄志达先生在深圳成立分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7、洪约瑟
1951年生于马尼拉,73年在当地University of Santo Tam'as取得 Bachelo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s,72年代表学校参加国际设计比赛时亦获颁十大条出学生的殊荣·毕业后曾于香港Eric Cummine Associates、Yung's Engineering Ltd.、Architects Hawaii Far East 等公司任职。
他强调在着手进行任何室内设计中,从来都没有既定预设的“洪约瑟房子风格”以套用于单位设计里,要知道自己的审美观念和标准是不能强加于客户的,他反而注重空间的利与弊和格调的配合,当然不能忽视客户的要求和喜爱。在满足客户所需的条件下,再加入自己的设计意念,通过适当的处理手法,营造出别具风格的生活环境。
8、高文安
1951年生于马尼拉,73年在当地University of Santo Tam'as取得 Bachelo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s,72年代表学校参加国际设计比赛时亦获颁十大条出学生的殊荣·毕业后曾于香港Eric Cummine Associates、Yung's Engineering Ltd.、Architects Hawaii Far East 等公司任职。
9、李玮珉
1991年创建李玮珉建筑师事务所,1995年成立上海分公司。他的作品涵盖了都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酒店设计、医疗空间设计、剧场设计、博物馆设计、商业空间和住宅设计多个设计领域。
代表作品:
上海思考乐书店、台北诚品书店。
台北慕轩酒店、台北喜瑞饭店、捷思旅酒店(台北,高雄,花莲)
上海九间堂、北京昆仑公寓、北京钓鱼台七号院、北京万柳书院、深圳·深圳湾一号、苏州仁恒棠北、厦门恒禾七尚、广州汇悦台。
台北树火纸博物馆、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所博物馆。
10、沈雷
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设计硕士毕业
内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设计总监
中国建筑师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中国室内》编委
CIID2012年度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影响力人物
美国室内杂志2014年度设计名人堂
2014年度金堂奖最佳公益奖
2014年度金点奖评委
2014年度晶麒麟奖评委
2015年中国室内设计周十大人物
BEST100 2015中国最佳设计

哪位知道20122013中国十大装饰设计师有哪些呢香港十大室内设计师是哪些

知道戴帆,——先锋设计的旗手,十大设计师,共振设计的创意设计总监。共振是带动销售、引流潮流的超一流专卖店设计团队。—— 透过商店的奢华传达魅力。共振为众多的顶级奢侈品牌设计零售环境,协助品牌建立更高的知名度,出人意料,有刺激性,新商店不仅变成销售空间,也变成派对与社交场所,保持在创造新设计体验的曲线前端。

求室内装饰设计师!

1、杭州易和室内设计公司

马辉——高级室内建筑师,易和设计总监
IFI国际室内建筑师联盟专业会员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设计师部分荣誉:
2011-2012中国室内设计师年度封面人物
中国室内设计精英奖
CIID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20周年杰出设计师
金羊奖年度中国百杰室内设计师
广东国际设计周金羊奖年度十大室内设计师
全国第二届室内设计大展铜奖——浙江省广播电视国际新闻交流中心
全国第二届室内设计大展银奖——无锡中国银行大厦
全国第三届室内设计大展优秀奖——一泉宾馆(镇江)国宾馆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优秀奖——绿城台州玫瑰园售楼处
“金意陶”中国室内设计峰会演讲嘉宾
江南大学特邀学术演讲嘉宾

代表作品:
杭州萧山机场航站楼项目
浙江省地方税务办公大楼项目
远洋•大河宸章宸品会会所
浙江深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办公楼
江南会----茅台会江南之家会所
绿城台州玫瑰园售楼中心

2. 梁景华设计公司

梁景华——著名室内设计师

设计师部分荣誉:
PAL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
香港室内设计协会副会长。
2005年最佳服务业设计(酒店)金奖
2006年“中国企业创新优秀人物”
香港2006十大杰出设计师。

代表作品:
上海浦东新证券大厦交易所室内设计、
深圳聚豪会高尔夫球会会所、
上海海湾会会所

3. 梁志天设计有限公司

梁志天 —— 香港顶尖设计大师

设计师部分荣誉:
香港十大顶尖设计师之一

代表作品
香港薄扶林道宝翠园私人会所、深圳观澜豪园等

4、共振设计

戴帆 ——著名室内设计师

设计师部分荣誉:
亚洲设计大奖
环球设计大奖

代表作品:
道懿奢侈品珠宝建筑及室内空间设计、
河北传媒大学 、
东京 China Glasses、
洛杉矶21g Club

5、李玮珉建筑师事务所

李玮珉——著名室内设计师

设计师部分荣誉:
中国淡江大学建筑学士,
美国哈佛大学建筑暨都市设计硕士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硕士。
美国纽约州注册建筑师、
中国注册建筑师。
新加坡城市重建局任建筑师

代表作品 :
四季草堂样板别墅
香港TVB中环办公室
北京昆仑公寓样板房等

深圳十大设计师的简介

本届设计文化节由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公室、深圳市文体旅游局、福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中华室内设计网联合主办,两岸四地包括香港室内设计师协会、澳门设计师协会、中华室内设计协会、高雄市空间艺术学会以及中国大陆多家设计行业协会参与联合举办。在本次颁奖盛典上,2012大中华区最具影响力设计机构、2012大中华区最佳设计师、大中华区十佳设计师盛大揭晓,来自、香港、上海、广州、深圳、福建、广西、云南、重庆等等不同城市和地区的近100名设计师和50家设计机构代表齐聚“设计之都”深圳,展示出中国本土设计品牌的实力。

知名设计师世界建筑设计师排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 追求内外协调统一:贝聿铭

贝聿铭,美籍华人,世界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他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砖一木,-水-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该大厦楼内有园,似北京四合院,园内水池中自云南石林采来的黑石分布有致,两侧竹丛相映成趣,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
贝聿铭认为:“建筑是-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说:“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鲜明的属性。另外,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谐调统一。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中国银行总部大厦

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日本MIHO博物馆

德国历史博物馆

北京香山饭店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西班牙建筑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现代主义建筑风格。高迪曾就学于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毕业后初期作品近似华丽的维多利亚式,后采用历史风格,属哥特复兴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托项目是完成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设中),这是一座极有个性和感染力的建筑物(高迪去世时仅完成一个耳堂和四个塔楼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又称巴特罗之家),吉埃尔礼拜堂和古埃尔公园。
在高迪的眼中,一切灵感来源于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纹路、蜂巢的格致、神话人物的形状,都是他酷爱采用的表达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线,乐于用柔和的曲线和五彩的颜色表达一切,甚至每一个烟囱的造型、每一块砖的摆法,他都有兴趣玩味半天。因此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鸿篇巨制,古埃尔公园整整耗费了14年,而圣家族直到他死后仍未竟,如果投资稳定(每年需耗资300万美元)的话,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

米拉之家

圣家族大教堂
四 解构主义大师:扎哈。 哈蒂德

哈迪德是建筑界的一个传奇。有人说她是疯子,有人说她是异端人物,当然还有人说她是特立独行的建筑大师。无论如何,哈迪德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哈迪德曾带领她的团队获得了世界多个最顶尖的建筑设计竞赛殊荣:意大利米兰一幢外形扭曲的写字楼,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学和会议大楼建筑,中国广州的歌剧院,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主持权……
2004年,哈迪德获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普立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世界最高荣誉建筑奖项的女性。普立兹克奖评委之一、美国建筑资深评论家艾达·路易丝·赫克斯特布尔称:“哈迪德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看法和感受。”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一样,任由她改变形状:地板落差极大,墙壁倾斜,天花高吊,内外不分……从哈迪德的多项设计作品的构思和表达方面来看,她与众不同的伊斯兰文化背景显然弱于其所接受的英国式传统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性格之中还有着强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许多设计手法和观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统中的刚劲精神热烈地鼓舞着勇往直前。与此同时,她也在一些“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之中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她的设计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尽管她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候一年获4项,但是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这种状况一直到90年代末才有了改观。

五 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世界建筑大师安藤忠雄

生活工作在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在53岁时获得了第18届普雷兹克建筑桂冠提名:赫雅基金主席杰·A·普雷兹克在宣布这一事实时,引用评奖团的描述说:“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工艺的组合……即适用又富有灵感,……纵观其建筑生涯根本不能预测其未来。”

安藤忠雄是位难得的建筑师,他集艺术和智慧的天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是那么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超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或风格。他的建筑是形式与将要生活那里的人们的综合统一。
在大多数建筑师位正开始着手于最正统的作品时,安藤已经完成了一件杰出作品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在他本土日本,这也正是他与众不同的一点。有了光滑如丝的混凝土,安藤创造的空间都是那么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都是那么富有表现力,而他使用的墙体正是他所称的建筑最基本的元件。长期以来,尽管他使用的材料和构件都是柱、墙、拱等,但这些元件一经过他不同的组合,又总是充满了活力与动态感。他的设计概念和材料结合了国际现代主义和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由于他注重并理解建筑工艺技术的重要性,使赢得了建筑师和施工员的美称。他成功地完成了强加给自己的使命,即恢复房屋与自然的统一,通过最基本的几何形式,他用不断变幻的光图成功地营造了个人的微观世界。除了获得一些抽象的设计概念,他的建筑更多是充分反映一种“安逸之居”的意念。
安藤的建筑是空间和形式在艺术上的惊奇组合,透过他的建筑没有人可预测这个时刻将会到来,他不愿意受传统的来缚。创新是他的手段,个人世界观是他灵感的源泉。将普雷兹克建筑奖授书安藤忠雄,不仅因为他完成了某项作品,更是为了他将来的项目能够进一步丰富建筑艺术。
安藤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用水泥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其实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木工学徒,掌握了日本传统木结构手艺。事实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结构--92年在西班牙参览的日本亭榭。

安藤最杰出的住宅工程之一就是Rokko Housing,该上区分两阶段完成,第一期工程有20套,每套都成梯形,但规模大小、布置各不相同,第二期50套,1993年完成,但是所有单元都有统一的外观和独特的内部结构。这些住宅群都是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从大阪湾俯瞰全景,整个小区就象镶嵌在60度的斜坡上一样,恰似一个游泳池和楼顶广场。安藤也因此获得了1983年的日本文化设计大奖。

兰根基金会/霍姆布洛伊美术馆

震后重建计划
六 现代建筑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Ludwig Michae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起" 现代建筑国际会议" ,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我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位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他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从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别墅建筑、马赛公寓到朗香教堂,从巴黎改建规划到昌加尔新城,从《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断变化的建筑与城市思想,始终将他的追随者远远的抛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一个取之不尽的建筑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朗香教堂

萨伏伊别墅
七 艺术建筑大师:约翰•伍重( Jorn Utzon)

伍重出生于1918年出生于丹麦,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水手。直到18岁,他还考虑去当一名海军的军官。1942年毕业于一个高等艺术专科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逃往瑞典,在那里的建筑工作室当小职员。后来去了芬兰,与阿尔瓦" 阿尔托一起工作。在紧接着的十年时间里,他游历了很多地方,中国,日本,墨西哥,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他去的最后这个地方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建筑面积8000平米。这座建筑直到1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

普利策奖的评语: 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中国、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

悉尼歌剧院
八 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阿尔瓦·阿尔托

阿尔托于1898年2月3日生在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Kuortane),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计的产生。
阿尔托于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头10年,阿尔托主要从事祖国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拉普兰省省会制订区域规划(1950一1957)。1931~1932年,阿尔托设计了芬兰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他的最初设计的现代化家具也在那里亮相,这是阿尔托的家具设计走向世界的更大突破。1935年阿尔托夫妇与朋友一起创建了Artek公司,专为阿尔托设计的家具、灯饰及纺织品做海外推广。 阿尔托于194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76年5月11日逝于赫尔辛基。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阿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无所不包。他说:"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 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不断延伸、增长和变化。阿尔托热爱自然,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用自然地形,融合优美景色,风格纯朴。
芬兰地处北欧,盛产木材,铜产量居欧洲首位。阿尔托设计的建筑的外部饰面和室内装饰反映木材特征; 铜则用于点缀,表现精致的细部。建筑物的造型沉着稳重,结构常采用较厚的砖墙,门窗设置得宜。他的作品不浮夸,不豪华,也不追随欧美时尚,创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有鲜明的个性。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阿尔托的杰作比比皆是,有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校园,芬兰大厦(Finlandia)音乐厅及会议中心,赫尔辛基文化宫,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公司总部大楼等等。
1936年,阿尔瓦·阿尔托为他负责室内装修设计的赫尔辛基甘蓝叶餐厅(Ravintola Savoy)设计了一款花瓶作为装饰品之一,即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经典玻璃制品,不仅在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现了芬兰现代设计的水平,还成为世界众多博物馆的珍藏品,并在1988年获得国际桌上用品奖。其设计趣味来自随意而有机的波浪曲线轮廓,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玻璃器皿的设计标准。人们猜测波浪曲线轮廓象征着芬兰星罗棋布的湖泊。这是天才的设计大师阿尔托除了建筑之外,为玻璃器皿制造业留下的经典杰作。从年龄上看阿尔托花瓶已经是" 古董" ,但从设计上看,他至今仍然很超前,很现代。

赫尔辛基文化宫

九 大胆创新勇于突破: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于1937年9月14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Genoa)一个建筑商世家,1964年,皮亚诺从米兰科技大学获得建筑学学位,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筑师职业生涯。他先是受雇于费城的路易斯·康工作室、伦敦的马考斯基工作室,其后在热那亚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那里,他开始了一系列试验性的设计:炼油厂、展览馆的陈列厅、多功能医院等等。尽管皮亚诺深受多位建筑大师作品的影响,但自出道之日起,他就特立独行,决不墨守成规、拾人牙慧,并且始终偏爱开放式设计与自然光的效果。

1971年,一个工程商建议皮亚诺与罗杰斯合作参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国际竞赛,他们最终赢得了这个竞赛。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晶莹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自蓬皮杜项目之后,皮亚诺以他层层叠叠的建筑图纸营造了世界性的声誉,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有他大胆的商业性和公共建设项目,他设计的博物馆更是让人望尘莫及。

因为休斯顿menil博物馆和瑞士巴塞尔附近的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人们对皮亚诺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他用关西机场美妙绝伦的候机楼装点日本大阪湾的一座人工岛。他还在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建造了一所高耸入云的木棚状文化中心。在那里,通过煞费苦心地了解当地的习俗、信仰与审美情趣,他赢得了对西方殖民控制戒心重重的土著长老们的支持。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皮亚诺用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实现了先辈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同样深远的理想-人、建筑和环境完美的和谐,并以热诚的态度关注着建筑的可居住性与可持续发展性。皮亚诺的作品范围惊人,从博物馆、教堂到酒店、写字楼、住宅、影剧院、音乐厅及空港和大桥。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地体现着各种技术、材料和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这些活跃的散点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真正具有洞察力的大师和他所率领的团队奉献给全人类的礼物。
皮亚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建筑作品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与其他建筑师一望即知的建筑模式不同,皮亚诺作品的识别标志是它们没有识别标志。皮亚诺本人对于那些排斥教条和主义的年轻建筑师们来讲是一个榜样和激励,他的作品没有浮夸的表情,透露出稀有而温暖的人文精神,执着地关心着天空、大地和人的内心,在现在这种一味张扬个性、标榜自我的大潮流下显得冷静而清醒。

保罗·克利(Paul Klee)中心

休斯顿menil博物馆(Meniu Collection Museum)

瑞士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Beyeler Foundation Museum
十 " 高技派" 的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诺曼·福斯特,当今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得主。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

他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出生,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亨利奖学金而就读于Jonathan 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今其工程遍及全球,并获得190余项评奖,赢得50个国内及国际设计竞赛。诺曼·福斯特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

法国加里艺术中心

香港汇丰银行总部大楼
以上是
世界是最著名的十大建筑设计师 。提供参考谢谢。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